片 名:《化蛹为蝶》(Growing Up)
片 长:55分钟
类 型:人文类纪录片
导 演:王冬冬、常瑜
摄 影:王冬冬(使用机型:Sony Betacam SP)
参赛纪录(部分):2006年该片获得第3届韩国绿色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坦桑尼亚桑几巴尔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土耳其1001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2005年该片入围第15届爱沙尼亚帕尔努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第2届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纪录片节展映、入选第18届法国FIPA国际影像节FIPTAL单元、入围第19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最具影响力单元”。
梗 概:在中国杂技界,黑龙江杂技团是比较有影响的。“地圈”、“叠罗汉手绢”和“空中软功”组是他们的保留节目。团里的一部分人常年在外进行着商业演出,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学员班的孩子们。这些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们每日的训练不仅辛苦而且危险,同时他们还得面临着命运的无情选择——那些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员才能留在团里做演员。在“全国少儿杂技比赛”前夕,一部分学员有幸能够参赛,但他们常常也会因为在训练中受伤而不能如愿;而那些不能参赛的孩子,显出了深深的无奈。孩子们表现出的更多的是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懂事。当然也有人因为“不懂事”而付出了代价。一天又一天,排练厅里几乎看不出时间的变化,这恰似杂技团里单调、枯燥的生活。而这种看似平淡的生活却又恰似我们的人生。本片以冷静的纪实手法,表达了创作者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一个攻读自动控制专业的人却有着一种天然的诗情,在缜密与疏放之间,这两种思维方式与感知情绪竟交结出了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和谐,又那么自然地交融在他的纪录片里。王冬冬就是这么一个人。
记得2004年的6月,在北京华北饭店举办的“国际纪录片展”中,我和王冬冬相邻而坐,观看了法国著名导演克劳德?朗兹曼、尼古拉?菲利贝尔以及日本著名导演土本典昭等大师的纪录片作品。在影像流转的光影之间,我分明感受到了王冬冬的那份专注。那时,他的纪录片《拉着老母走天涯》正在好多家电视台热播。
后来,在中国纪录片委员会选送到“法国第18届FIPA国际影像节FIPTAL单元”的名单上,我又看到了王冬冬的《化蛹为蝶》。一种直面当下生命境遇的强烈表达,反复地呈现出了他的纪录片作品的基调。这使我在接到他寄来的诗集《如水的心事》、《王冬冬诗选》的当口,竟生出了一种突兀的落差。但是,慢慢地,随着那些延伸到各种想象空间的语言的挑绕,从眼前“中午的街上”到“旭升街”的流民图,从“温暖着一河的心事”到“蝶”在涅磐中的两种归宿——一是俗世,一是传说……我的诧异平复了,这无疑不是一种生命的共振,融和着一同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于是我不再诧异一种生命个体的独特融和了。生于1970年代的王冬冬,199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及惯性导航专业,同年分配到黑龙江电视台从事电视采编工作。他说:“数学,干净、简洁、严密,它和诗一样,都是很美的。”缘于这种美的通感,王冬冬一边做着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一面又做着哈工大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也是缘于这份对美的通感,从纪录片《沉重的崇高》、《薛厦三日》、《苗青家的幸福生活》、《舞台》、《玛利亚索家的冬天》、《抗拒孤独》,到《拉着老母走天涯》、《化蛹为蝶》、《远去的专用铁路》……王冬冬就这么走来。
在《化蛹为蝶》的导演阐述中,王冬冬写道:“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人在成长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当我面对那些过早地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独自走入社会的孩子们的种种表现的时候,在心灵震动之外,开始反向观照自己,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不同层面的融入过程的缩影。几年前,我们在黑龙江杂技团的所见所闻,就在这种震撼中深刻地烙在我的印象里。”